其实我没有告诉妈,自从去年的一个清晨她独自散步时不小心跌倒,我就偷偷地告诉父亲走路时一定要牵着她的手
而我多想是那个天天牵着她的手陪她散步的人,不仅仅只是五一长假的几天
我多想将我出嫁后的思念,都交与她善于拨弄银白算珠的手指,让她将上阕的明月与下阕的乡愁加减乘除为最精确的两个符号——母亲,哪里有你,哪里才是故乡
而我要握紧和牵住的是缠绕一生的母爱,就如你的手依旧那么柔软和温暖,从婴儿起就映入我无邪的眼和心眸……
我学好莱坞大片中的明星那样骂了一句,又学他们耸耸肩,摊摊手,内心清高的我朝乡村公路上的那个狼狈的我自嘲地笑笑,就甩开步子朝国道赶去
天 生在春天,取名迎春,情感上也觉得自己与春天距离更近
春去春复归,感知殊不同
把寻逐到的春天装订成册,册页里便有春的故事缠绵悱恻,春的希冀嫩绿滴翠;册页里便有春的诗歌超旷空灵,春的憧憬鲜活靓丽
懂事起就知春天在老家屋梁上的燕窝边,立春后斜照屋内的光线寸寸移至窗外,料峭的寒风就删去冷硬的骨头
待到春风将酝酿许久的内容抽成绵绵长长的雨丝,去南方过冬的燕子就会穿越被春雨淋湿的纬度
紫燕绕梁,依旧衔新泥把箕形巢加大稳固,一窝黄嘴的雏燕紧接着就繁育出生了
每逢这时,灶堂下生火做饭的母亲就格外小心,总是细火慢烧勤续柴,恐怕冒出的生烟呛了燕宝宝
我最爱听春燕呢喃,那速律极快的叫声象在读一串阿拉伯数字,传说这是燕子与青蛙比赛数数而炼就的本领
稍大些知道春天在那带雨牵风的柳枝上,用冻伤结疤的手捏住返青的柳条,左右反方向用力,就把枝条拧离了骨
用小刀把抽空的柳皮截齐,削薄头部就成了柳哨
长短粗细不同的柳哨,声音也各有特色
把含在嘴里的苦涩吹出来,就吹出了嫩绿的早春,只到把柳丝吹成鹅黄色的葱笼
用柳哨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婴儿哭声,母亲再心事重重,听后也能引出她会意的笑容
背上书包后,认准春天在那片向阳的沟坡上,放学后与同学结伴去寻茅穗,我们管它叫“提么提”
刚刚孕育的茅穗提时需用力均匀,否则易从中间抽断,剥去外皮含到嘴里嚼,柔软中有一丝丝甜
长老的茅穗就嚼不烂,有点象嚼泡泡糖
翻遍每棵茅草,手里就握住了甜丝丝的春天
深春时路过沟坡,零零星星的茅穗悠然的随风飘扬,仿佛仍在向我昭示那甜丝丝的诱惑
后来学唱歌,懂得春天亦在优美、雄壮的旋律中
甜甜的童谣,如和煦的春风将春天的细节尽情展示在柳陌桃蹊;恢弘的交响乐,似滚滚春雷将震碎的朝霞洒入绿丛怒放出醉人的万紫千红
书读多了,知晓春天更在诗的国度里
诗人用生花妙笔界定出春的意象百态千姿:从清溪落梅到桃李识旧;从燕绕雕梁到柳丝染金;从耕牛劝岁到塘鸭试春;从蜂蝶觉曙到繁杏初开;从蛛网留春到榆荚抛钱……这个说丹葩擎露,千娇百媚笑春风
那个说雨布德泽,春阴漠漠土脉润
这个说牛蹄印章,农耕阡陌鞭声脆
那个说鸟语艳阳,飞入花林绣羽香
春诗浩繁,风、雅、颂、唱不尽千般春消息;妙笔绘春,点、染、渲、描不尽万般春光图
浏览诗中,前瞻梨花牵携着白居易的青衫,后观桃红氤氲着崔颢的笔端,左顾楼外绿杨荡起欧阳修的秋千,右盼蜂子颠狂触痛了杨万里笑脸……春诗中我认为最值得赞赏的还是韩偓的这首《三月》:“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你瞧,郊游的少年恋春光,竟然迷失在景色里
年年过春节,春天就在盛大的节日里
古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宵一刻值千金”,一个偏爱春天的民族,一个寄希望于春天的民族,才会这么重视春天,才会有这么隆重的节日
从喝腊八粥开始闻到年味,异彩纷呈的民风民俗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春节的大幕方才意犹未尽地拉上
春节可谓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盛典,春天承载着中华民族合家团圆,万象更新的理想
其实,春节更象人生的驿站,年年从这儿出发,耕耘辛苦,采摘幸福,梦想伴着创造成功
年年从这儿出发,播洒汗水,收获珍珠,勤劳促家、国和谐进步
春生绮陌动云韵,寻逐春光著处迷
春在希望泥土里,春在醉人美酒中,春在母亲怀抱里,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在明君侧,春在善言中……走过风雨,感知春天,许多感动总在阳光明媚春天里,感动更在许多春天一样美好的事物里
诚愿春能随人意,人间处处皆有春
二\走在诗中的春天1 五线谱悠扬莺歌燕舞,七音阶婉转春水浪生,听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冬装下包裹的心,就开始冰蝉翅薄、枯枝笼翠
寻觅春的绿影萍踪,渴望的目光,由萧瑟窗外移入春意盎然的诗卷中
春天的脚步姗姗而行,折几行古诗,便可度量出春天婀娜多姿的行程
“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
(宋朝杨万里《和周仲觉》)风姿殊胜的腊梅,迎霜破雪,凌寒怒放,总是报春第一枝
《学圃余疏》中云:腊梅原名黄梅,声名并不显赫
宋哲宗元年间,文豪苏东坡和黄山谷,因黄梅花黄似蜜蜡,为其更名“蜡梅”,并为之外诗题赋,竟使蜡梅名声鹊起
“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向北寒开
”
由古来以泪洗面、永夜难眠,表达辨别之惜、相思之苦的乡愁,扩充到生存的各个范围,渗透到生存的各个上面
二十五年,十足都断了,惟有气象,惟有局面预告还牵扯在一道
大寒流从那块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与古陆地分管
不许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抚慰孺慕之情
(《听听那冷雨》)海峡两岸的雨、局面预告,看似凡是场合和详细,却激励作家浓浓的乡愁
而能像一个儿童一律扑进故土的怀里,哪怕不过被故土母亲裙边扫一扫,亦理想足矣
乡愁之浓,刻划入骨
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大概那片土就在那内里,而不管赤县也罢神州也罢华夏也罢,变来变去,只有仓颉的灵感不灭时髦的华文不老,那局面,那磁石普遍的向心力当必定长在
由于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下
太初有字,所以汉族的精神他前辈的回顾和蓄意便有了寄予
《听听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方块字,看似绝不关系的几个词,但在浪迹天边的游子内心,被乡愁串成了一缕思路,一脉血统,凝重而振动,渊远而情深
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无处不在,无处不生情,充溢在作家的暂时,身边,内心
在时髦局面,巧妙语汇的烘托下,展示出一种深植本质的凄美
而到了夜里,乡愁就更深了
(《南半球的冬天》)让人设想到多数不眠之夜,被乡愁大肆曼延着,挤占着,煎熬着
寥寥几个字,道出了乡愁的分量
这样的露天电影,让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的童年就是伴着露天电影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