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车辙剂的使用剂量一般为沥青混合料的0.3~0.5%,也就是说在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应该掺入0.3~0.5%;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如果是用于道路的,则应该在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0.35-0.4%;如果是那些交通量比较大的,重型车辆比较多的路段,每吨沥青混合料中应该掺入0.6%以上。
如果是沥青混合料在任何掺量下都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应该是这样的:在0.3%~0.5%低掺量时,应维持油石的佳比例不变;0.5%以上的是属于高掺量,在这种情况下油石的佳比应适当上调0.1~0.2%;这样调配出来的混合料,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国内沥青路面多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板体性较好,强度较高,几乎不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在国内应用的抵抗车辙变形的外加剂称之为“抗车辙剂”更为合适。对于柔性路面结构,承载力相对不足,为提高沥青混合料模量参数来达到减薄路面厚度降低工程造价为目的的添加剂,称之为“高模量剂”更为合适。
沥青路面高剪应力区为中上面层,因此,抗车辙剂的应用层位主要在上面层,中面层;对于法国路面设计体系而言,主要应用层位为磨耗层和联结层,与国内应用层位相同,只是说法不同。
我们经常在公路表面看到凹凸不平、网裂、坑洞、坑槽等情况,其实都是属于一种车辙现象。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变差,承受不了车辆的压力。所以在公路施工时都会添加抗车辙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车辆在路面行使过后留下的车痕及提高混合料的抗老化,抗水性能,抗车辙剂是以预防沥青路面出现病害为目的的沥青改性!抗车辙剂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或者是高等级公路,包括市政干道、公交车道等范围、机场跑道、集装箱堆放场地、工业设施用地以及各种路面大中修养护及坑道修复,水泥路面加罩沥青混凝土路面等。
抗车辙剂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是由多种聚合物合成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骨料表面强化可以达到抗车辙、延长使用期限的效果,你知道它的具体作用吗?
抗车辙剂在湿拌和运输过程中,在沥青中部分溶解或溶胀,形成胶结作用,达到提高软化点温度、增加粘度、降低热敏性等沥青改性作用。聚合物形成的微晶区具有相当的刚度,在混炼过程中部分拉丝成为塑料纤维,在骨料骨架内交联形成纤维增强作用。抗车辙剂相当于拌和时与骨料干燥拌和,部分熔融在骨料表面,提高骨料粘结性,对骨料进行预改性。